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3~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3个关键阶段,家长一定要重视!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2-10-24 10:25| 阅读:581

3岁以下 动作思维阶段

不到三岁的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孩子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以后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动作、运动训练很重要,因此,训练孩子的爬行、滚翻、蹦跳等平衡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3-6岁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三到六岁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但是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在做计算时,用苹果来举例子,就容易理解;用数字加减,他们就反应不过来了。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6-12岁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家长可以问孩子:“有一只大盒子,内有三只小盒子,每只小盒子里又有四只小盒子,那么,连大带小一共有几只盒子?”

锻炼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这里同样建议大家多用一些结合知识的思维游戏,比如进行分类,寻找事物的规律,不同角度去看立体图形的结论等等,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多用提问的方式去回答孩子,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探索,最终找到答案,这样孩子才能产生自己的智慧。

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给孩子现成的答案。

思维是掌握知识主要的心理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核心。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

孩子从睁开眼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对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于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对事物有好奇心,积极思考问题,爱提问,是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父母应给孩子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学习内容,并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多观察、多思考,让孩子多问为什么,或者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矛盾充分暴露出来,有问题才能够让孩子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思维。

2、丰富孩子的表象和语言

家长要尽量扩大孩子的视野,充分发挥他们的感觉器官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量带孩子出去走一走,让孩子在头脑中储存各种知识,累积各种材料,家长要积极引导他们对这些材料进行思考,从中得出结论。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基础,孩子要实现思维发展的培养,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教育研究表明:缺乏词汇的孩子,并不能对事物进行思维概括,根本没有自己的理解,家长要适时地提供所需要的词汇。

3、教给儿童正确清晰的思路

孩子思考问题时常常采取自己熟悉的思路,即使是错误的思路,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家长要注意孩子思考问题的思路,并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逐渐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避免孩子走弯路。

家长要让孩子逐渐学会思考,学会用最简单的、最合理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