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言发展?这些方法值得收藏!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3-05-12 10:55| 阅读:561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3-05-12 10:55| 阅读:561
当宝宝到了学说话的时候,却迟迟不开口,或者说话总是说不清、说得慢,家长少不了要着急:孩子说话说得晚、说得不好,到底有没有问题?
老话说"贵人语迟",这种说法,到底正不正确?
语言表达第一关键期
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进入口语表达的第一关键期2-3岁,口语表达变得丰富,虽然还经常有含糊不清的语言出现,亦是孩子成长发展规律使然,这个时候,鼓励孩子多去讲、去说,不要嫌孩子话多!
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汉字小游戏,带孩子到超市去认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回到家后再用卡片呈现,帮孩子学习复述。
3-4岁后,可以进行简单的阅读小游戏,利用绘本,帮孩子建立语言逻辑概念。
2-3岁儿童语言筛查标准
爸爸妈妈们普遍比较关心的是:“我怎么才能知道我的孩子语言发育到底正不正常呢?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需要带孩子去找医生呢?”
当发现下面的几种情况时,家长应当引起注意,宝宝可能有一些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应当尽早到专业机构检查,采取措施:
1、在语言运用方面,词汇、语法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要慢;
2、表达他想说的话比较困难,有时候想说说不出来,句子很短、出现语法错误等;
3、跟别人交流的技能比较低,比如在幼儿园宝宝不太想跟别的小朋友交谈;
4、回答问题的反应比较慢,对宝宝说“把这个给我”,宝宝很难一次照做,需要说两三遍才能反应。
语言表达第二关键期
书面语言关键期
4-5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在5岁前建立的,它占了整个教育过程的90%。
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听—说—读—写”,识字和读书对于五岁左右的幼儿是一种迫切需要。正因为如此,幼儿才学得主动积极。
在5-6岁这个阶段,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汉语词汇,多进行造句子,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多进行阅读,从指读开始,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发展弱的表现
1、三周岁以后,口吃不清晰,不能够进行短句子,口吃/单字蹦讲话......
2、吃手指、流口水、吐口水、玩舌头......
3、理解能力弱,语不达意,答非所问......
语言发展弱的原因
1、母乳吃的少或者根本没有吃。
2、错过了口腔敏感期(婴儿3-6个月为口腔敏感期)。
3、口腔触觉刺激不足。
4、家人包办了孩子的日常,过于宠爱,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5、感觉统合-本体觉弱,导致大脑对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弱,从而引起语言发展迟。
6、感觉统合-前庭感觉发育弱,前庭觉发育弱容易导致孩子接收信息的不完整,空间混乱,思维和语言不统一。
7、感觉统合-触觉防御过度,触觉失调容易造成幼儿胆小、依赖、怕黑、社会交往弱、情绪控制弱,社会化问题出现,语言会受到触觉敏感的限制。
提高语言表达参考方法
口齿发音不清晰的儿童,有可能是口腔触觉刺激不够、口腔肌肉发展不足,需要进行:
➤ 1、口腔按摩,用手指或者软毛牙刷对口腔进行按摩(上下牙龈、舌头、上颚下颚、嘴唇周围、脸颊两侧等)。
➤ 2、主动吃饭,不要过多吃软食物或者其他流食,尝试硬壳类食物,增强口腔肌肉的发展。
➤ 3、进行味觉体验,让孩子尝试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配合语言进行描述,切勿强制进行。
➤ 4、吹气球练习或者吹纸,通过吹气,增强孩子口腔力度。
➤ 5、咀嚼练习,可以给孩子不同硬度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让孩子自己进行咀嚼。
➤ 6、家长切勿包办幼儿的一切,应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要什么帮助,用语言表达出来。
➤ 7、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提升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