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儿童要进行感统训练?看完你就懂了!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03-14 09:11| 阅读:284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03-14 09:11| 阅读:284
很多家长都已经发现: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我们的孩子,却反而“不好”了! 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一篇报道揭开了感统失调的神秘面纱,更多的家长知道了孩子“不好”的原因并不是生病,而是出现了不同程度感统失调的情况。 感统失调分为: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触觉过分敏感,听觉感不良,动作协调不良,本体感觉统合不良。 但只要通过针对性的感觉系统训练,孩子的失调表现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并且能够在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情绪管理、社交互动、日常生活技能以及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等各个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训练前VS训练后 训练前:孩子可能在运动中表现出不协调的动作,容易失去平衡,动作不够灵活。 训练后:经过感统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得到改善,动作变得更加流畅和自如。 训练前:孩子可能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或缺乏耐心。 训练后:感统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训练前:孩子可能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紧张或情绪失控。 训练后:通过感统训练,孩子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减少情绪波动,更加平静和自信。 训练前:孩子可能在社交互动中存在困难,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社交线索。 训练后: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促进更好的社交互动。 训练前:孩子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精细动作控制困难,如穿衣、系鞋带等。 训练后:感统训练可以改善孩子的精细动作控制和手眼协调能力,使他们更加熟练地完成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前:孩子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缺乏认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训练后:通过感统训练,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感统训练的效果会因个体差异和训练的具体内容而有所不同。 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都是独特的,训练效果可能会因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其他因素而有所差异。 如果你对孩子的感统发展有具体的关注或担忧,点击官网首页,下拉页面找到【学员家长预约测评】,预约专业感统测评,咨询专业的感统训练师,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和个性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