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统失调,从日常生活开始!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03-26 09:06| 阅读:449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03-26 09:06| 阅读:449
感统失调其实并不可怕,我们也不必将感统训练想象得过于僵化,它是很灵活的。 只要能给孩子带来感觉刺激,锻炼到孩子「感觉—动作」组合能力的发展,就能够起到训练效果。 同时,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提前预防孩子感统失调的出现,这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发展也能起到一定帮助。 0-12个月 在宝宝生命的头6个月,肢体受到原始神经反射的控制,动作的本质也大多属于不自主的。 宝宝按摩操: 在宝宝睡醒或换尿布时,妈妈可以搓热双手,从上至下按摩宝宝的四肢、手脚、胸腹、后背,同时轻唤宝宝的名字,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谣。 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让宝宝感到舒适和愉快。每天可以进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钟。 “开步走”: 从背后托住宝宝腋下,用双手大拇指控制住宝宝尚不能竖直的头部,让宝宝光着脚接触床面,他就会自然迈步。 要注意的是,宝宝患病、体质弱、情绪不好时,不要做这一游戏。 正常情况下,从出生第8天开始,每天可做3、4次,每次不超过3分钟。这样,56天后宝宝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只要把宝宝扶着“站”起来,宝宝就会“开步走”。 蹬腿运动: 如果将手放在6-8周大的宝宝的脚下时,他会蹬你的手。若把宝宝竖抱着踩在地上,他的脚也会蹬地面。 踢踢球: 让宝宝仰卧,在他的脚边放一个吹气玩具,鼓励他用脚去踢。 爬爬虫: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手顶住他的脚底,鼓励他向前爬行。 1-2岁 孩子会走路以后,自信心大增,喜欢到处游走,一岁半就由快走变成跑步。 接球游戏: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抓滚动球并推回去: 让孩子抓着滚动的球,并将它推回去。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 3-5岁 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开始提高,认知、社交发展,情绪也会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独立意识。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平衡能力得到发展。 滑雪: 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这个游戏可以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拍气球: 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动作的计画能力。 软骨功: 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这个游戏可以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6-8岁 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尝试更多的体育活动。 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 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增加大龙球滚动的速度和距离。 跳房子: 找一片空地,画上房子形状的格子,让孩子跳动起来。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增加格子的数量和难度。 穿障碍: 在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如椅子、绳子等,让孩子穿越障碍。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增加障碍的数量和难度。 版权所有 @湖南沐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567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58号 技术支持:善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