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儿童心理情绪发展的阶段剖析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08-20 09:07| 阅读:167

情绪是天生的,但这种天生的情绪会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得到发展,否则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阶段,即等同于动物情绪的阶段。


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孩子受它们刺激后,所产生的:

  • 愉快的、有益的感觉;

  • 还是不愉快的、有害的感觉。


特别是,对负面情绪的不当处理会影响身体平衡和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要认识儿童情绪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培养其情绪能力。


婴儿期

(0 - 1 岁)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哭、笑和身体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大多与生理需求的满足与否相关。


  • 饥饿、困倦或不舒服时会哭闹;

  • 当得到关爱和照顾,会表现出满足和愉悦。


例如,当妈妈及时给饿了的宝宝喂奶,宝宝会停止哭泣,露出满足的笑容。



幼儿期

(1 - 3岁)


幼儿开始有了更丰富的情绪体验,如生气、害怕、好奇等。他们开始表现出自我意识,会因为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


同时,TA们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会自主探索周围环境、事物,会因为新的发现而兴奋。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拿勺子吃饭,如果家长不允许,可能就会生气哭闹。


学龄前期

(3 - 6 岁)


这时候,儿童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开始理解并体验到羞愧、内疚、自豪等情绪。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会尝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的表扬,会感到自豪并回家告诉父母。



学龄期

(6 - 12 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面临学业压力和社交挑战,情绪可能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 他们会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

  • 可能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焦虑;

  • 也会因为和朋友的矛盾而烦恼。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沮丧和失落。


青春期

(12 岁及以上)


青春期是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青少年可能会经历情绪的快速变化,如烦躁、抑郁、兴奋等。


他们开始对自我身份和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情绪容易受到激素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因为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可能会产生自卑情绪。


了解儿童心理情绪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