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能跑能跳≠运动能力强,孩子运动能力差背后隐藏的真相!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4-11-07 09:20| 阅读:211

在我们的印象中,孩子总是充满活力,跑跳不停。


然而,不少家长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自家孩子虽然能跑能跳,但在一些需要综合运动能力的场景中表现欠佳


能跑能跳,但不会跳绳、不会打篮球、舞蹈游泳跆拳道等等运动都会手脚不协调,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



01 协调能力不足

图片


能跑能跳只是基础运动能力的一种体现,但真正的运动能力还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协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手脚并用的活动,像攀爬、跳绳等,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就像弹钢琴需要手指之间精确的配合,运动中的协调能力能让孩子在复杂动作中如鱼得水。


  • 当协调能力不足时,孩子可能在跑步变向、跳跃落地并立刻做出其他动作时显得笨拙,影响整体运动表现。



02 力量素质欠佳

图片


看似简单的跑跳,其实也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撑。孩子能完成跑跳动作,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完成更具挑战性的运动任务


  • 肌肉力量不足,尤其是核心肌群、腿部肌肉力量不够时,在需要爆发力、耐力的运动中,如短跑冲刺、长时间的追逐游戏,孩子很快就会力不从心。


例如,核心力量差的孩子在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姿势方面会比较困难,这会影响他们在一些球类运动中的发挥。



03 缺乏运动技巧

图片


很多运动都有其独特的技巧,仅仅依靠本能的跑跳远远不够。


就拿扔球来说,正确的姿势和发力方式能让球飞得更远、更准,但如果孩子没有掌握这些技巧,可能只是用手臂的局部力量随意一扔。


在跑步方面,呼吸技巧、步伐节奏的把握都对速度和耐力有着关键影响


没有这些技巧的加持,孩子在运动中会事倍功半,运动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04 心理因素影响

图片


有时候,心理因素也会成为孩子运动能力发展的 “绊脚石”


比如,对失败的恐惧可能会让孩子在尝试新的运动项目或者在竞争环境中表现得畏手畏脚


缺乏自信会使他们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即使身体条件允许,也无法展现出应有的运动水平


另外,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导致孩子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失误,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当中。




05 运动量和运动类型单一

图片


如果孩子日常的运动量不足,只是偶尔跑跳一下,那运动能力很难得到全面提升。


而且,若运动类型过于单一,比如总是进行直线跑步。


  • 缺乏对身体灵活性、敏捷性要求更高的折返跑、侧向移动等练习,身体的各项运动机能就无法得到均衡发展。


长期局限于简单的跑跳,孩子的运动系统就像一台只在低速运行的机器,无法适应更复杂的运动 “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