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疯跑好动是什么原因?日常做这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7| 阅读:147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7| 阅读:147
当您家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不仅仅是"调皮"那么简单: ✅ 坐姿歪斜扭动,写作业时频繁起身 ✅ 喜欢疯狂转圈、跳沙发却不晕眩 ✅ 走路经常撞到家具,运动时容易摔倒 ✅ 排队时不停推挤他人,难以等待 ✅ 情绪容易亢奋,入睡困难 注意:很多家长误以为这是"活泼好动",实则是前庭觉失衡和本体觉发育不足的典型表现! 1 孩子疯跑背后的真相 前庭觉"饥饿" 大脑对头部运动的感知系统失调,孩子通过疯跑、旋转等剧烈动作"自我充电",属于前庭觉寻求行为。 本体觉"失联" 无法准确感知身体位置,表现为动作笨拙,需要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确认身体存在感。 触觉敏感"警报" 部分孩子因触觉防御过度,通过不停移动避免他人触碰,常被误读为多动。 环境限制反噬 过度保护的家庭环境(如"别爬高""别碰脏")导致孩子在外报复性释放能量。 2 5个家庭感统训练游戏 (附详细教程) 1、旋转小陀螺(前庭觉调节) 方法:让孩子双手抱胸坐在转椅上,家长匀速旋转10圈后突然停止,立即让孩子指认墙上的目标贴纸 频次:每天3组,顺时针/逆时针交替 进阶:旋转后走直线捡玩具 2、障碍赛大挑战(本体觉激活) 场景搭建:用靠垫设"山丘",绳子做"电网",茶几当"隧道" 任务设计:负重(背1kg米袋)跨越障碍运送积木 关键点:要求手脚同时触碰指定颜色的障碍物 3、神秘触觉袋(触觉脱敏) 材料:布袋装入红豆、毛球、洗碗海绵等20种材质 玩法:初级:闭眼摸特定数量物品(如"找出3颗毛球"); 高级:描述触感并联想相关物品(粗糙→树皮) 4、动物模仿秀(身体控制) 螃蟹侧行:用四肢支撑横向移动,臀部离地 树懒倒爬:仰面手脚并用向后移动,保持书本不掉落 每次坚持1分钟,每天3种动物轮换 5、亲子按摩操(深度放松) 用不同材质的按摩球(刺猬球/软毛刷)配合儿歌节奏: 小刺猬,上山坡(从脚踝向上滚压)、软毛毛,挠脚窝(毛刷轻扫足底)、大龙球,压面团(用瑜伽球轻压背部) 3 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训练需循序渐进,从每次10分钟逐步增加到30分钟
版权所有 @湖南沐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567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58号 技术支持:善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