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不同感统能力失调都应该做哪些方面的训练?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5-06-24 09:09| 阅读:48

图片

  1. 孩子一坐上秋千就尖叫哭闹?

  2. 刷牙洗脸一碰触就反应过激?

  3. 走路常莫名跌倒,动作笨拙?


当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背后可能藏着感统失调的秘密:孩子的大脑处理身体接收到的感觉信息时遇到了困难。


今天,沐沐就带大家了解不同感统能力失调的对应方法。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1

平衡感失调:前庭觉训练


前庭系统藏在内耳深处,是我们感知身体运动和平衡的指挥官。


失调的孩子可能怕高、怕旋转、容易晕车,也可能相反地过分好动、寻求剧烈摇晃。


训练方向:


  • 初次训练: 先尝试安全的摇晃游戏,比如坐在大人腿上轻轻摇摆,或用毯子做成“小吊床”轻柔晃动。观察孩子的接受程度。

  • 平衡训练: 在地面画直线或使用平衡木(可用胶带代替),鼓励孩子练习走直线。闭眼单脚站(需保护)也是好方法。

  • 旋转训练: 在安全环境下,让孩子坐在转椅上缓慢旋转几圈(正反方向都要练),或玩“小飞机”游戏(大人托举孩子腹部,模拟飞行)。注意观察孩子脸色,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 翻滚训练: 在软垫上练习前滚翻、侧滚翻,或在斜坡上翻滚下来(确保安全)。

  • 摇摆训练: 安全使用秋千(从低矮、慢速开始)、蹦床(小幅度)、摇摇马等。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2

身体笨手笨脚: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是身体对自身位置、力量和动作的感知能力。


失调的孩子可能动作僵硬、容易撞到东西、写字用力过猛或过轻、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


训练方向:


  • 负重活动: 让孩子帮忙拿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如几本书、一小袋米),推/拉重箱子、装满物品的小推车。

  • 阻力游戏: “推小车”(大人抬起孩子双腿,孩子用手走路)、玩拔河游戏、用触觉刷刷身体(需专业指导或轻柔进行)。

  • 关节挤压: 用枕头或软垫轻轻挤压孩子身体,或让孩子钻过狭小空间(如桌底、自制隧道)。

  • 大运动锻炼: 攀爬(攀爬架、安全的山坡)、跳跃(跳房子、跳绳)、匍匐前进、模仿动物走路(螃蟹爬、青蛙跳)。

  • 精细动作: 玩橡皮泥、捏豆子、穿珠子、用勺子或夹子转移物品、剪纸、描红、搭积木等。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3

对触碰太敏感/迟钝:触觉训练


触觉是我们感受外界刺激(温度、质地、压力、疼痛等)的基础。


失调的孩子可能表现为触觉防御(怕脏、怕触碰、挑衣料)或触觉迟钝(对疼痛不敏感、喜欢用力触摸/拍打)。


训练方向:


  • 丰富触觉体验:

  • 敏感型: 从孩子能接受的材质开始(如光滑丝绸),逐渐引入不同质地物品(羽毛、软刷、毛巾、粗糙麻布等),让孩子触摸。玩沙子、米粒、水、手指画(从接受度高开始)。

  • 迟钝型: 提供深压觉和不同质感的刺激,如用不同触感的球(颗粒球、软球)在身上滚动、包裹在毯子里做“春卷”、玩粘土或橡皮泥、用振动玩具(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