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摧毁孩子专注力的“温水煮青蛙”:这个看似无害的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孩子!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5-09-15 09:25| 阅读:14

图片

我们都知道,专注力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基石。为此,我们严防死守,努力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短视频等一切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娱乐。


于是,音频故事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救星”。它被我们视为纯听觉的、有益的、完美的替代品,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似乎一举多得。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但渐渐地,一个不好的习惯形成了:


  • 孩子们开始无时无刻不戴着耳机或开着音响,搭积木时听、画画时听、甚至在吃饭和发呆时,故事声也永不间断。


音频故事从需要“听”的内容,彻底沦为了生活的“背景音”。


也正是这个我们觉得“没事”甚至“挺好”的习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重塑着孩子的大脑神经网络,成为破坏孩子专注力的“隐形杀手”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背景音式”听故事

是如何系统性破坏专注力的?


给孩子听优质的故事,初衷是为了促进其语言发展和想象力。这本身没错,但前提是——孩子是在“专注地听”


当孩子调动注意力,主动跟随故事情节时,大脑会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集中听觉、处理信息、构建画面、产生共情……这是一个积极的、投入的学习过程


而一旦孩子养成了“边玩边听”的习惯,大脑的运行机制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1

剥夺深度专注的能力


当孩子一边玩玩具,一边听故事时,大脑并非在“多任务并行”,而是在不断地进行“任务切换”


  • 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大脑需要在玩游戏/玩玩具和故事的听觉信息之间高速来回切换,每一次切换都会消耗能量,产生注意力的残留,导致两个任务都无法被深入处理


长此以往,大脑就被训练得无法适应需要持续专注的单一任务它会变得渴望并依赖这种外部的、持续的刺激。


一旦处于安静的环境(如课堂、自习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焦躁不安,无法靠自己产生专注力。这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他的大脑模式已经被改变了。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2

拖垮学习效率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我们处理信息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


“背景音式”的故事,对于手头的主要任务(如玩积木、画画)来说,就是一种无关的“外在认知负荷”。它强行占用了孩子本可用于深入思考和创造宝贵的脑力资源


结果就是,孩子搭的积木缺乏创意,画的画可能心不在焉,因为大脑的“内存”被无关的声音占用了大半。玩也没玩好,听也没听进去,两者都流于表面,学习与玩耍的效率大打折扣。


图片
*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03

让思维变得肤浅

版权所有 @湖南沐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567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58号 技术支持:善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