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大脑感觉地图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0-08-11 10:14| 阅读:1198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0-08-11 10:14| 阅读:1198
什么是本体感
本体感是来自肌肉、关节、肌腱、韧带、骨骼等深层组织的感觉。本体感觉的接受器,一是与控制肌肉张力有关的肌梭,二是与肌肉主动收缩张力有关的附着于骨头处的、肌腱。本体觉在人类的学习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了本体觉,才能做出手眼协调和双侧协调等动作。
本体感也是人们不怎么熟悉以及较少被提及的感觉系统,但它在人的发展中常被誉为“智慧的象征”,幼儿可以通过这种感觉对身体进行操控。本体感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幅感觉地图,有了它,即使不能听、不能看,我们也可以对全身有一个准确的掌握。
本体感又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这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自发能力,如果平衡感、触觉、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便更难健全发展了。没有好的自信心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的发展是会受到很大限制的。
本体感是我们对于身体的一种感觉,影响我们对身体的控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对笔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运用腰部的肌力、说话时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体感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
常见的本体感失调
1. 怕高:对于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高度也无法忍受;下楼梯的时候会异常的紧张,双手紧握扶手;不敢从有护栏的阳台往外看。
2. 讨厌双脚悬空:不喜欢坐高脚椅或被高高的抱起,总是挣扎着要下来。如果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帮忙,有时会愿意配合一下,时间一久还是会吵着要回到地面上。
3. 不爱玩游乐场中的大型设施:例如秋千、滑板、攀爬架还有旋转木马等。
4. 不喜欢参加体能性的活动:例如跑步,骑脚踏车,滑雪橇或是跳舞等。
5. 不喜欢爬楼梯:一上楼梯就觉得不舒服,常常贴着墙走或是紧抓着扶手。
6. 容易觉得晕眩:不管是乘车,坐船,搭火车还是搭飞机,都很容易晕眩。严重一点的,甚至连搭乘手扶梯和电梯也会无法忍受。
7. 不敢往下跳:尽可能的避免做从上面往下跳的动作。
8. 容易头晕:被转几个圈就会失去平衡,头晕甚至想吐。
9. 不敢爬高:即使是双手可以抓牢的简单攀爬动作,他都不愿意做。
10. 动作缓慢:在一般操作中总是动作慢,比如上车下车,从车子里的前座移动到后座,或是在高高低低的路面行走等。
11. 担心坠落:上下楼梯的时候,比别的孩子还常紧紧抓住扶手。
12. 较偏好静态活动:不喜欢玩会移动的玩具,喜欢可以在固定位置玩的东西。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
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