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孩子语言发展迟缓也是感统失调的表现之一,家长一定要注意!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1-02-20 10:32| 阅读:1161

语言是人类进化史上最成功的杰作之一,虽然能用声音沟通的动物很多,但人类语言承载信息之丰富,内在逻辑之优美,是人类社会出现和延续至今的基石。

语言能力也是人类独有的高度复杂性神经动作,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却不开口说话,或是吐字不清,或是发音不准等等一些问题层出不穷,家长要注意,您的孩子可能语言发展迟缓了。

语言发展的要素

01

生理方面

儿童体形小,相对口腔空间也小,大脑皮质层的控制力还未达到,所以经常看小孩无法控制口水,更无法控制语音,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头越长越大,口腔的空间也愈大,发音器官如唇、舌、颔、硬腭、喉部肌肉及声音逐渐能配合脑的命令做出协调动作,能将脑内组合好的文字,词句转换成声音,逐渐发展到达成文字表达声音的目的。

02

心理方面

婴幼儿对这个世界还非常陌生,这一阶段的个人反应主要是针对肚子饿了、口渴了、尿布湿了等让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发出啼哭的信息。随着宝宝的成长,学会对环境的观察、周围事物的倾听、理解能力的增强,从而心智得到发展,便知道了人的称谓、物的名称以及如何选用适当的字词来正确的表达内心意思。

03

社会方面

婴幼儿睡眠时间较多,故与亲人间的互动机会少,而他的需要也多为照顾者所熟知,不怎么需要沟通表达。同样随着宝宝生理能力的成长,不再完全依赖照顾者,他对环境探索的动机及与亲人互动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便会主动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与外界沟通。

为什么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一、家庭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父母是异地异国结婚,两人方言不同或是普通话不够标准,这样的语言环境太过复杂。对正在学习语言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会分辨,不知道该学哪种语言,要么都学不好,要么排斥开口讲话,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孩子语言能力发育迟缓。

二、父母溺爱,过度保护和限制

对于自己孩子的表现,父母总是了如指掌,每次孩子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家长都能心领神会,默契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看着水杯,妈妈立刻会意把水送到嘴边,孩子摸摸肚子,妈妈就知道孩子饿了,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不需要说话,就轻而易举的得到所有想要的!孩子没有语言环境的刺激,大脑缺乏语言训练的机会,负责处理语言信息的神经和区域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就会变得缓慢。

三、孩子感统失调

孩子的语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觉统合的发展。若孩子的听知觉或视知觉不良,则导致认知和理解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前庭发育不良,则导致孩子固有平衡失常,说话颠三倒四;本体觉发育不良,则导致口腔肌肉得不到发展,孩子可能就会把“哥哥”说成“嘚嘚”;触觉防御过当,语言能力都会因排斥或缺乏沟通而出现严重的迟缓发展现象。

1、视知觉听知觉失调

孩子视知觉不佳会造成认知上出现障碍,比如家长指着某样东西来给孩子解释,因为视知觉不佳孩子可能无法完成认知的过程;听知觉不良主要是指听觉辨别能力差,如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听觉过滤能力不足,如神经受阻无法达到传导的效果;听觉记忆能力弱,听觉信息容易丢失等。会导致理解出现障碍,孩子听取外界的声音有困难,获取信息有限,理解就会出现障碍。这两者都可能导致孩子语言发展不良。

2、触觉防御过当或迟钝

正常孩子喜欢与母亲有亲密的肌肤接触,这强化了亲子间的沟通与感情,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大多排斥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因而减少了很多听取和模仿语言的机会。

另外,有些触觉学习不良的孩子特别黏人,而且情绪较差,容易哭闹,所以容易引起父母无意识的排斥,导致早期的沟通障碍,造成孩子语言能力发展不良。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还可能伴随着口腔触觉敏感,孩子吃不了太硬的食物或者挑食厌食,这样的孩子会影响到口腔运动能力,表现在动作技巧上常有困难。例如:不善于用舌头在口腔内搅拌食物,运送食物,不善用唇来控制口水及食物等,那么对于更高层次的口腔动作技巧说话就更不用说了。如:舌头较肥厚的通常会因在口腔内不能自如而出现口齿不清。

3、本体和前庭发育不良

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讯息,并作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如果孩子前庭觉失调,对于输入大脑的信息,孩子无法判断、筛选和过滤,从而造成孩子说话开口晚、语言逻辑不好、说话颠三倒四等情况。

本体觉失调影响儿童语言发展最主要的表现便是:大小肌肉协调控制不良,造成语言障碍。

儿童良好的本体感觉功能发展确保儿童顺利完成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日常活动和学习活动,否则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困难。人体依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调节,有目的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由此所产生的自身状态和运动。本体感不足的孩子,会因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大小肌肉协调控制不良,造成语言障碍。

想要促进孩子语言发育,一定要抓住语言发展黄金期,即三岁以前。这时候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非常有利于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又加上正处于敏感时期,所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越早和孩子说话越好

越早对孩子说话,当其大脑捕捉到这些声音时,布罗卡区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这时,即使孩子听不懂,家长也可以跟孩子说话,刺激大脑发育。

2、不停重复地说话

不停重复的和孩子说同样的话,当大脑接收到重复的语言时,布罗卡区域的反应会比首次听到时反应更强烈,得到的刺激更大。

3、猜测孩子的意图并说出来

当孩子想表达某种感受或需求时,可能无法清晰的表述,这时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猜测大概的意思再说出来,问孩子是不是这个意思,并教孩子模仿自己说话,这个是xx,我们想要xx,不断的重复和引导,慢慢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了。

4、眼神交流

和孩子说话时,还要注意眼神和表情的配合,说话时盯着孩子的眼睛,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交流起来会更顺畅一些。

5、给予肯定

当孩子说话时表述错误,家长不要马上打断,而是当孩子说完后,再告诉孩子错误之处,并告知原因,强化记忆。

6、正确地表述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和孩子说儿音,但当孩子大一些时,家长就应该和孩子说正常的词汇,正确的词语表达,会帮助孩子语言发育奠定基础。

7、增加说话机会

有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可能心里明白可嘴上就是不说。这时家长一定不要马上会意孩子并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问孩子想要什么,让孩子说出来或实在说不出来时,引导孩子讲出单个词汇,增加说话的机会。

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语言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语言刺激和给孩子表达语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