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营

Parent learning camp

0~6岁的孩子怎么做适龄触觉训练?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1-10-29 09:13| 阅读:827

6岁前是触觉发展的黄金期,这期间的触觉发展将为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期间,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好触觉训练,以帮助孩子的触觉系统得到良好的发展。

1岁以内

1岁以内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触觉敏感部位也逐渐发展到全身。

宝宝的口周、眼、前额、手掌和脚底等部位触觉很灵敏。

父母可以经常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去轻抚宝宝的这些部位。

0~2个月

宝宝的触觉发展主要以反射动作为主,动作目的是为了觅食或自我保护。

触觉体验来自于出生时产道的挤压,喝奶时母亲给予的口腔触觉体验(奶嘴、乳头等)和轻抚。

3~5个月

婴儿的嘴和手是主要的感受部位。

提供给孩子各种触觉刺激,轻抚孩子的口周、额头、手脚等部位。

出现口腔敏感期现象。3~5个月的婴儿特别爱咬自己的手,拿到东西就往嘴里塞,还特别爱流口水。

这是一种“成长敏感期”的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需要一味去纠正,否则反而妨碍婴儿的成长。

口腔刺激得到满足,大脑和口腔通路建立良好,口腔控制能力变强,不但能帮助孩子停止流口水,还能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基础。

孩子在这个阶段本能的抓握是为“抓握敏感期”打基础,同时对本体觉、手眼协调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6~9个月

触觉发展已经遍及全身,孩子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受刺激、探索环境,家长的按摩对孩子也很重要。

各个部位都是触觉敏感区,不管对孩子的哪个部位进行按摩,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触觉系统。

10~12个月

宝宝的触觉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定位越来越清晰,可以初步分辨出所接触的物体材质上的不同。

给孩子轻抚按摩,创造不同的触觉体验,让孩子分辨不同物品的质地。

1~3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了走路,触觉训练项目可以有以下三种:做手工、玩一些玩具、全身的触觉刺激。

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丰富的感觉刺激的环境,帮助孩子发展触觉。

提供多样、操作性强的玩具

孩子能玩的物体可以说都是玩具,一些操作性强的玩具是很好的触觉训练工具,如积木、七巧、乐高、999教具等。在操作这些玩具时,孩子需要用双手配合出多种动作,如抓、握、揉、穿插、旋转、拆卸等,在这个过程中,手指、手掌、指尖、手心、手背都会得到不同的触体验。

进行全身触觉刺激

除了让孩子的双手能感受到触觉刺激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要进行适当的触觉刺激。可以让孩子在柔软的被子里来回翻滚,或用毛毯把孩子包裏起来玩“卷寿司”的游戏,也可以对孩子进行全身的按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对触感受的需求。

提供对触觉发展有益的活动

套叠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大小的概念和因果关系。

串珠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对耐力也是一种锻炼。

荡秋千、滑滑梯:帮助孩子勇气挑战,对身体运动有利。

拼图游戏: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对形状、空间推理能力的发展有利。

4~6岁

这个阶段,儿童需要为学龄期做好准备。

首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孩子身体各部位对触觉刺激的敏感程度,同时也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独立进食

自己喝水、吃饭、夹菜,使用筷子、勺子熟练,吃饭不掉米粒。

独立入睡

可以自己入睡,不要求大人陪伴,养成按时入睡的习惯。

独立穿衣

自己可以穿脱衣服,培养孩子把自己的衣服叠好放置整齐的习。

独立打理个人卫生

可以自己洗手、洗脸、刷牙、泡脚等,大小便可以自理。

独立收纳玩具

培养孩子养成自己收纳玩具物品的好习惯。

满足孩子手部触觉的需求

这个阶段的孩子,触觉兴趣慢慢从身体集中转移到手部,喜欢用手去探索新的物体。

因好奇心的驱使,孩子什么都想摸、碰,还喜欢将物品拆开。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不应责怪,应为其创造各种机会,满足其发展手部触觉的兴趣。

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各种手工材料,如面团、黏土、卡纸等,让孩子随心所欲粘贴、揉捏出不同造型。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沙子,沙子是打通触觉神经通路的媒介,可提高孩子触觉的敏锐性。

大自然会带给孩子很多新奇的体验,可以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泥土、石块、小草等,丰富孩子的触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