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家庭教育公式,影响了80%的家庭,你一定要知道!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1-11-15 09:49| 阅读:921
Parent learning camp
发布者: | 发布时间:2021-11-15 09:49| 阅读:921
莫言说过,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
所以小沐为家长朋友们分享三个家庭教育的通用公式,希望这三个公式能为宝爸宝妈们带来一些收获!
公式一:表扬孩子的通用公式
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1、陈述事实
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
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
3、表达感受
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的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
4、表达期望
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诉孩子,只要他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就是说家长应该笼统地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表达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
公式二: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实施一次有效的批评,必须做到:
1、陈述事实
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
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5、表达期望
这是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公式三: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
1、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2、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3、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父母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步骤是建议。虽然有道理,但是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我们都知道,一夜之间小苗长不成大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告诉我们教育比树木生长还需要耐心,没有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教育方法。
如果我们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是孩子带着我们领略了人间美景,感悟了人生真谛。
每个幸福的家庭背后,都有不断学习的父母,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和孩子便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